核心观点
一、新冠肺炎疫情下的医疗健康资本变化
全球医疗健康产业融资仍然活跃:2020年Q1全球医疗健康融资总额同比增加13%;
国内医疗健康产业融资态势良好:融资额回落、融资事件锐减但大额交易频发;
2020年疫情以来A股医药生物指数逆势上涨,表现坚挺,Q1收涨8%;其中与疫情直接相关的口罩股平均涨幅达142%,监护治疗设备与中医药板块股票平均涨幅均超30%;
疫情加速了国内IVD赛道和国外数字医疗领域融资进展,并将长期利好医疗健康产业的进一步发展。
二、全球2020年Q1医疗健康融资趋势
全球融资细分领域分布:生物医药融资高居榜首,数字医疗紧随其后;
2020年Q1共有14家投资机构出手次数超过5次,Khosla Venture8次出手最频繁;
中/美/港股市场迎来20个医疗健康IPO项目,A股科创板平均股价涨幅达171%;
2020年Q1上海融资事件和金额数均超过北京,成为本季度中国创业首选之地;
数字药房Alto2.5亿美元D轮融资成为全球季度融资金额TOP1;中国融资TOP10被生物医药公司“霸榜”。
1.1
2011Q1-2020Q1全球医疗健康产业融资变化趋势
(1)疫情之下融资仍然活跃:2020年Q1全球医疗健康融资总额同比增加13%
2020年第一季度,全球医疗健康产业共发生420起融资事件(包括未透露融资金额的事件54起),融资总额达120.1亿美元(约841亿人民币),融资金额同比增长13%。
虽然全球医疗健康融资总额居高不下,但融资事件数量与前几年相比均有所下降,主要是基于中国融资事件的减少(同比下跌近50%)。疫情放缓了中国大量创业公司和投资机构的复工节奏,从而影响了融资项目的推进和披露。
我们发现尽管新冠疫情已经笼罩全球,全球经济不稳定性加剧,但2020年第一季度医疗健康领域的融资仍然非常活跃。不过,由于投融资数据所反映的资本市场热度存在一定滞后性,疫情对一级市场融资的影响或在后续季度表现得更加明显。
(2)国外医疗健康产业持续发展:融资额和融资事件数量创历年第一季度新高
2020年第一季度,国外医疗健康产业继续蓬勃发展,融资总额达到各年第一季度历史最高的96.7亿美元(约677亿人民币);融资事件数也达到历史最高的313起(包括未披露金额的事件33起)。
在国际资本市场的剧烈震动下,旅游业、娱乐消费等众多行业陷入困境,但国外医疗健康产业一级市场的融资仍然增长强势。不过需要注意的是,全球资本市场经历剧烈震荡后,即便疫情过去,可能的经济衰退会使国外资本市场趋于冷静和理性,后续的融资增速或将放缓。但对于数字健康等疫情利好特定领域,则可能会掀起新一波融资浪潮。
(3)国内医疗健康产业融资态势良好:融资额回落、融资事件锐减但大额交易频发
2020年第一季度,中国医疗健康产业共发生104起融资事件,处于自2015年Q1以来的最低点,对比去年同期更是几乎腰斩。
受新冠病毒和中国整体资本环境的双重影响,2020年第一季度医疗健康的融资事件数量下降较为剧烈。但值得注意的是,在融资事件总数急剧下降的情况下,融资总额与2019年同期却相差无几。主要是基于本季度大额融资交易数量极多,单笔融资超过1亿人民币的事件本季度多达47起。
此外,根据IT桔子数据, 2020年Q1全行业发生634起新经济领域投资事件,同比下降 44.5%;交易金额共1191亿元,同比下降 31.3%。我们发现医疗健康产业依然坚挺,在全行业的融资事件中占比近1/6,加之疫情将推动IVD、互联网医疗等更多细分领域的加速发展,我们相信未来国内医疗健康产业仍然具备良好的发展前景。
1.2
疫情之下的医疗健康上市公司观察
(1)疫情之下:疫情对中美股市均产生剧烈影响,中国波动相对较小
对比两条曲线,可以发现两国的大盘涨跌具有相关性,即使我国疫情在3月已经得到有效控制,但其在全球的蔓延仍然使得沪深300指数随美股跳水而下跌。不过,中国波动相对较少。
年初,中国首先受到新冠肺炎疫情影响,短期陷入生产停滞和消费锐减的局面,2020年春节后的第一个交易日,A股便迎来大幅下跌。但随着中国对疫情的有效防控,沪深300指数开始回升。
对比标普500指数,2月份的美股下跌主要是受到能源市场价格的影响。随着疫情在全球蔓延,加之OPEC减产协议谈判失败,油价跳水,进一步冲击国际金融市场。
3月9日、12日、16日和18日,短短两周内,美股经历四次熔断。A股受此牵连也开始持续下跌。
3月23日,美联储接连宣布众多支持美元流动性举措,开启了无限量“放水”模式,此后美股在震荡中开始反弹......
(2)疫情之下:A股医疗板块股票相较美股更抗跌
对比2020年第一季度中美两国医疗板块指数Q1走势可以发现,疫情对中国医疗板块的冲击远远小于对美国。
沪深300医药指数仅在春节开市后随大盘下跌,即使当日上证指数下跌逾7%时,医疗板块仅下跌3%。此后,医疗资源需求爆发式增长,医药生物板块持续上涨。
直到2月末,在原油价格战和全球股市暴跌的双重冲击下,我国医药生物指数走势逐渐与美股医疗板块大致平行,但波动幅度远远小于同期的美股医疗板块。
对比第一季度的股指最大振幅,标普500医疗保健板块下跌近30%, A股医药板块也更加抗跌,跌幅仅13%。
(3)A股医药生物指数表现坚挺:第一季度收涨8%,疫情以来上涨2%
2020年第一季度,疫情影响下二级市场恐慌性动荡下行,中国医疗板块指数却逆势上行,一季度收涨8.4% ,而同期上证指数大盘则跌逾11%;并且,在我国和全球的新冠以后,医药生物板块仍保持了2%的增幅。
对比美国同期发现,标普500医疗指数则在2020年第一季度下跌13%,不过跌幅略小于标普500整体指数。显然,美国医疗板块受疫情冲击更加明显。
通过表中四大指数的对比,能够更加直观地看出A股医疗板块在疫情下的抗冲击能力和抗风险能力。
(4)A股细分领域的成长:口罩股涨142%;监护治疗设备与中医股收涨超30%
动脉网追踪了部分与疫情直接相关的体外诊断、医疗器械和药物治疗公司的个股价格变化趋势,把1月20日钟南山院士宣布病毒人传人作为疫情发生影响的关键节点,从而判断疫情对不同细分行业二级市场表现的影响(截止第一季度末)。
数据显示,在近10个细分领域中,口罩相关股票在疫情中的股价平均涨幅最高,达142%。
其次,监护、治疗设备股票平均涨幅34.3%,代表公司包括生产呼吸机或监护仪的的鱼跃医疗、迈瑞医疗、理邦仪器等。
中医药治疗股票以30.8%的涨幅紧随其后,代表公司为生产莲花清瘟胶囊的以岭药业和生产血必净的红日药业。
1.3
疫情对国内外医疗健康细分赛道投融资的影响
(1)国内IVD领域融资频繁:15起融资事件,累积融资7.6亿
2020年第一季度,中国体外诊断领域共计发生13起融资事件,累计融资7.6亿人民币。这些公司聚焦领域不一,其成立时间大多较晚,因此融资轮次普遍靠前,融资金额普遍在数千万元左右。
自新冠肺炎,IVD行业受到更多关注,国家也出台多项政策促进检测试剂的加速审批。在病毒基因组公布后,15天内推出六种检测试剂盒的快速反应,表现出非典以来我国公卫体系和IVD研发能力的进步。目前,我国的IVD行业已经完成了从单一的仿制国外产品,到拥有快速、自主研发分子诊断产品的蜕变。未来,在化学发光、分子诊断等先进方法学领域,进口替代大有可为。
金匙医学专注于感染病诊断产品的开发和提供医学检测服务,在1月份完成B+轮融资,与B轮融资时间仅相隔两个月。病原检测行业的快速发展以及近期一系列行业变化是该公司追加B+轮融资的一个原因,该公司也已推出“2019-nCoV新型冠状病毒核酸检验试剂盒”。
(2)国外数字健康领域交易热度不减,疫情或进一步刺激其发展
进入3月后,新冠肺炎疫情在欧美地区加速蔓延,因此国外3月份的融资事件数量和金额均有所下滑,不过3月的回落对季度融资造成的整体影响并不大。
2020年第一季度,国外数字健康领域热度不减,共计发生115起融资事件,累计融资总额27.1亿美元(约190亿人民币)。
在3月疫情威胁加剧的形势下,仍有近30家数字健康公司相继完成融资,包括问诊预约平台、远程医疗服务平台等。随着它们在抗疫中作用的日益凸显,数字健康融资或将得到进一步刺激。
(3)医疗健康长期向好:新冠疫情对四大细分领域长期均有一定利好
医疗诊断、新药和疫苗的研发、在线问诊和咨询业务、医疗机器人等涌现出来积极抗疫的场景,均受到了社会的广泛关注,这将有利于中长期医疗健康行业的进一步发展。
简而言之,医疗健康产业不论在此次疫情刺激下、在国家战略及政策支持下、在近年来始终保持高速增长的势头下,或是在中国老龄化问题愈加严重的国情下,长期向好的基本逻辑理应不会改变。
2.1
全球2020年Q1医疗健康投融资热门领域
(1)全球融资细分领域分布:生物医药融资高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