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六一”儿童节前后,不仅是手足口病,也是疱疹性咽峡炎的高发期。
1
➤ 关于疱疹性咽峡炎
疱疹性咽峡炎四季均可发,常见于夏秋季,大多发生在5岁以下儿童身上。
○ 致病原因:是由多种肠道病毒(以柯萨奇病毒、EV71为主)引起的急性传染病。
○ 传播途径:粪—口或呼吸道为主要传播途径,传染性强,早教班、幼儿园易成重灾区。(宝爸妈没有感染病毒,亲吻宝宝不会传染;即使感染,大人传给宝宝的几率也很小。)
➤ 疱疹性咽峡炎的症状
刚发的烧时候,还无法判断是不是疱疹性咽颊炎。一般在3小时到24小时左右,孩子的咽部充血变红,咽腭部和口腔粘膜上,会出现几个到几十个灰白色疱疹,周围有红润。如果在发烧的同时,发现孩子的咽部出现疱疹,可以带孩子去医院确诊,是否属于疱疹性咽颊炎。
口腔小疱疹会很快变得发亮,并在1~2天后破溃,形成小溃疡。因为咽喉疱疹破溃之后,宝宝会疼痛难忍,所以很多都会出现哭哭闹闹,厌食、流口水、呕吐等症状。
不过,来势汹汹的疱疹性咽颊炎,是一种自限性疾病。发烧症状经过退烧护理后一般在第3天就会缓解,而全身症状1~2周会自然消失。
曾有不少妈妈咨询过:“手足口病和疱疹性咽颊炎怎么区别?”这两种病主要不同点是出现的部位不一样,而且也各有特征:
疱疹性咽颊炎,疹子仅限于出现在口腔和咽喉这两个部位。一开始是灰白色的,之后会发亮,并破溃变成小溃疡。
手足口病则是在手、足、口以及肛周都会发生疱疹,疹子多是白色椭圆形,周围有红晕,比较干瘪,孩子会觉得痛而不是痒。
2
宝宝嘴里“苦”,只能“忍”!
➤ 护理跟着症状走
○ 潜伏期:一般为3~5天,宝宝无任何症状,而宝宝体内的病毒正在大量复制中。
○ 发病期:以急性发热和咽峡部疱疹为主要特征。
起初,大部分宝宝会有1~2天的高热、咽红,这时要积极予以退热处理(物理+药物降温),以免发生热性惊厥。
宝宝出现热性惊厥,要这么做:
① 妥善放置宝宝
让宝宝先平卧,然后头部或身体侧转,松解宝宝的衣扣,随时擦掉呕吐物,以防窒息。
② 让宝宝舒服些
适当空调降温,可用温水擦洗宝宝全身,但切忌用酒精擦身或冰敷。
注意:热性惊厥大多在几秒或几分钟内,会自行停止;超过10分钟,或抽搐后意识不能转清醒,要及时送医。
随后,咽部出现数个灰白色疱疹,24小时内破溃形成溃疡,宝宝会因疼痛而出现拒食、哭闹、流口水等症状,整个过程会持续3~5天。
➤ 及时补充营养和水分
宝宝要进食营养且易消化的流质或半流质食物,如牛奶、菜粥等。如果宝宝进食困难,可只喝牛奶,这样既保证液体,又补充了营养。
高热宝宝要多补充水分,防止脱水。如果宝宝实在不愿意喝水,果汁也可以的。
➤ 注意个人卫生及休息
疱疹性咽峡炎主要通过“粪—口”途径传播,在更换尿布、清理便便后,要及时洗手。
发病的第一周内,传染性最强,宝宝应在家多休息,避免交叉感染。
在疱疹消退后再隔离一周。
父母要注意:疱疹性咽峡炎的病情较轻,却也会有合并细菌感染的可能,也可能发生脑膜炎、心肌炎等并发症,所以,如果持续高热、溃疡不愈等要考虑就医,一旦出现呕吐、头痛、精神萎靡等症状,要尽快就医。
3
预防疱疹性咽峡炎的“要诀”
① 接种疫苗早预防
目前,没有专门的疫苗能预防疱疹性咽峡炎,但EV71疫苗对EV71病毒引起的手足口病、疱疹性咽峡炎有一定的预防效果。
EV71疫苗虽不能100%预防这两种疾病,但可减少重症和死亡的发生。
EV71疫苗适合6月龄~5岁宝宝,建议12月龄前完成2剂次接种(间隔1个月),目前该疫苗不适合5岁以上儿童。
之前已患过手足口病或疱疹性咽峡炎的宝宝,如果无法确定病毒类型且在疫苗适龄范围内,仍可接种EV71疫苗。
暂时不推荐EV71疫苗与其他疫苗同时接种,建议接种间隔2周以上。
如果出现“一针难求”时,在等待疫苗的同时,也要做好其他方面的预防。
② 高发期少出门
高发期,不带宝宝往人群聚集或空气流通差的地方凑,人越多,接触患病儿的几率越大。
③ 培养卫生习惯
勤洗手,可大大减少经“粪—口”传播的传染性疾病。饭前便后,要用流水洗手至少40秒,也可选用儿童专用的有一定除菌功能洗手液。
经常对宝宝日常用品进行清洁和消毒。
疱疹性咽峡炎没那么恐怖,绝大多数可通过“对症处理+等待好转”一周内自愈!
点击下方标题,查看相关育儿知识
如何给宝宝添加肉食更营养、更科学?需要注意哪些问题?
止咳三大误区
总是被脾虚、体湿和体寒困扰发愁的,进来看看!
怎样区分普通腹泻和轮状病毒性腹泻?
宝宝有这些表现,说明已经喂饱了,再喂就积食啦
正
电话:18537370598、18239925802
地址:开封市东司门十字路口向南40米路西县街幼儿园对面小儿推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