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洲进口奶制品联盟

【微独家】北京久兴李辉:从“北漂小白”到“养牛达人”的变身之路

只看楼主 收藏 回复
  • - -
楼主
↑↑↑ 点击蓝字"奶牛微刊" 关注公众号 

>>>本刊记者/刘冬梅

16年前,一个无学历、无技术的懵懂少年背井离乡的来到北京打工加入“北漂”一族,在经历了四处碰壁的窘境之后,踏上了奶牛养殖的道路。如今,这个懵懂少年已经成长为奶牛养殖圈里的养牛达人他就是北京久兴养殖场场长李辉。时间的沉积让他褪去了年少时的青涩,增加了几分成熟与稳重。本期牧场万里行,就让小编带领大家一起走近李辉,探访他16年的成长历程。

“善待每一头奶牛,因为它们都是母亲,以场为家。让牛场的每一人都有企业的归属感。”李辉如是说。

北京市久兴养殖场位于密云区十里堡镇水泉村。成立于 2001年9月,占地 60亩,设计存栏800头。养殖场从最初的10多头奶牛,经过两次大规模的扩群后目前存栏为696头。李辉进入北京久兴养殖场,先后担任过挤奶工、饲养员、兽医、繁育技术员、直到现在担任场长一职。从事奶牛养殖行业已经长达16年,毫不夸张的说,他把整个青春都奉献给了奶牛养殖事业,和奶牛一起在青春的路上奔跑,正是因为身体力行的参与过牛场的每一个生产环节,才为他“好养牛,养好牛,养牛好”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从初入牧场到爱上奶牛

“如果把‘对牛弹琴’这个成语用到我身上真的一点也不夸张。当时我什么也不懂,就是个‘小白’。”李辉说。刚刚进入牧场的李辉是个地道的门外汉,从最基层的打扫牛舍、切草、喂牛开始做起,脚踏实地的熟悉着每个工作环节。时间一天天过去,李辉每天就像照顾孩子一样照顾奶牛,看着犊牛一天天的成长,慢慢熟悉她们的一切,也许是在外的孤单和无助让李辉在每天的陪伴中对奶牛日渐有了浓厚的感情。牧场的围墙上黑白相间的图案设计就是李辉的创意,代表着他对奶牛的爱。

“工作虽然辛苦但过得很充实,每天都在想把奶牛养的更好,也学到了不少东西。老板基于我工作认真,做事脚踏实地,经常教我奶牛养殖的知识,给我出去学习的机会,让我充电,提高自己,并且在2004年养殖场从10多头增加到110多头奶牛扩群后提拔我为场长。当时就想好好干不辜负老板的期望。”回想最初进场的情况李辉还是很激动,正是老板的认可和支持让李辉看到了自己的价值。“每天坚守岗位,重复着同样的工作,没有节假日。工作上偶尔的不顺心自己也想闹个情绪,说实话,也想过放弃。但是再想想老板对我的信任,自己过去的付出,员工们在工作上积极配合及它们的努力付出,我付出再多、再辛苦都值得。”

有人说,陪伴是最长情的告白,对养牛人来说,为牛心甘情愿不离不弃才是最长情的告白!李辉每天6点半起床,去牛舍里、奶厅、兽药室等各个工作岗位巡视一遍,看看各个工作环节上有没有漏洞。及早发现,及时解决。接下来进入每天的工作状态,员工上班后,查看每个工作岗位人员的工作情况。然后根据数据筛查问题,整理数据。晚上工人都下班后,把以上工作再重复走一遍,尽量杜绝一切隐患。

随势而动扩群转型 

2008年“三聚氰胺”事件,让很多人意识到,散户养殖劣势太多,饲料五花八门,疫苗管理也跟不上,牛奶质量堪忧,随之产生的奶牛合作社、小区采用集中挤奶的模式解决了一部分问题。但李辉认为这种模式受制于卫生及安全多种条件的限制,也不是长久之计。

跟上奶业发展步伐,与时俱进。”李辉说道:“国产牛奶被质疑我们牛人心里也不好受,我们民族难道就不能产出好奶吗?我一定会照顾好每头奶牛,提高生产性能,保证奶源优质安全,让国人喝上放心奶。”随着奶业形势的变化,李辉也在努力的发掘着牧场的生存之道——扩群转型。

要发展就要投入,一定要投入到该投入的地方,把钱花在刀刃上。2011年,养殖场第一次扩群,将奶牛增至300多头。同时对养殖场的部分硬件进行升级改造。引进了TMR全混日粮车,奶厅新建,安装了自动脱杯,正式开始安装使用牧场管理软件。2016年,养殖场第二次扩群和全面的升级改造,彻底将老牛棚推倒,新建了封闭式牛棚,安装了刮粪板、牛蹄刷、音柱、温湿度自动控制的风扇和喷淋,奶厅电子计量设备、计步器、制冷罐温度监控设备。并积极响应国家环保号召,安装了干湿分离机器,减轻了环保压力。牧场安装的36路高清摄像头(与场长手机连接,能够及时了解牧场的情况)等,使牧场逐步走向现代化、自动化。

扩群转型的过程是痛苦的,正如破茧化蝶过程一般但正因为有了痛苦的蜕变,才能演绎日后完美的飞翔。牛场升级改造对奶牛的应激反应非常大,卧床舒适度、休息、采食都严重受到影响。第二次扩群改造后,奶牛产奶量急剧下降,从原来的7吨多下降到4吨左右。因为在乎自然会害怕失去。如此巨大的落差可以想象当时李辉所承受的打击,“那段时间我几乎没有睡觉,当时简直要愁白了头,具体该怎么做?大半夜我都在好好盯着她们想办法,认真观察她们,希望可以找到解决的办法。最终我坚持住了,而且享受到了剧痛之后带来的欣喜”。经过多方努力和全场员工的共同坚守,奶量慢慢上升,目前日产鲜奶8.5吨,泌乳牛单产34.5公斤,各项指标也有了大幅度的提升(体细胞23万个/毫升、脂肪3.89%、蛋白3.35%、微生物2.5万个/毫升)。

成长过程是伴随着痛苦的,正因为有了痛苦的磨砺,才能在击打和悲伤中日益茁壮,才会在隐忍和沉默中慢慢坚强。

重点关注深挖效益 

目前,中国的奶业形势还不是很乐观,许多中小牧场经济效益不佳,生存艰难。但李辉认为节本增效主要还是要找准自己牧场的效益点,通过低成本的管理手段,挖掘牧场的利润。以下是久兴牧场的一些管理经验分享给大家:

奶牛卧床舒适度的管理

保证奶牛躺卧在松软、干净、干燥的地方是奶牛减少炎、子宫炎、蹄病和提高产奶量的关键措施,奶牛卧床铺垫要选择干燥、松软的垫料(如稻壳),卧床底层要垫20厘米左右的沙子。奶牛卧床每班次都进行维护,包括填补垫料和清理牛粪,把垫料搂平,保证卧床环境松软干燥,每2~3天消毒一次,主要消毒方式是撒白灰和火碱喷洒,夏季卧床消毒主要以掺撒白灰为主,频率保持在2~3天一次;控制新产和高产牛群的饲养密度,保证奶牛有足够的采食、休息空间。做好预防冷、热应激工作,夏季环境温度高时,喷淋和风扇的次数应增加,冬季环境温度低,奶牛的饮水要保证适宜的温度,同时注意防风保暖和氨气排放。夏季圈舍湿度大,地面湿滑,要注意防滑,防止奶牛摔倒。通过以上方法加强舒适度管理,让奶牛多躺卧休息,降低饲养密度,冷热应激,进一步提高奶牛的生产性能。

奶厅管理

明确和安排好日常的挤奶工作,制定并且执行标准的挤奶准备程序。要求挤奶人员必须正确的安装标准挤奶流程操作。鼓励奶厅挤奶人员及时发现炎,提高责任心,将会为牛场减少损失。定制设备操作规程,做好每天的操作优化,有较好的维修计划并且做好设备的情况记录。必须学会评估设备情况,让设备供应商做一些定期检测。制定一份挤奶设备维护日程表,按照维修计划做可以保证设备能够正常运作,而且可以延长使用寿命。目前每月炎发病率为2%到3%,酮病2%,子宫炎3%。

犊牛饲养

新生犊牛出生后一个小时内灌服4升优质初乳,第二顿再灌服3升,第三顿开始喝鲜奶,第4天开始喝代乳粉。同时自由采食开口料和干净的饮用水,直到第55天开始陆续减少代乳粉饲喂量,60天断奶。出栏时日增重达到1公斤,断奶后60~120天的犊牛,每天采食燕麦0.5公斤,颗粒料4.5公斤,121~180天犊牛,每天采食燕麦和苜蓿1公斤,颗粒料4公斤,181天以上育成牛自由采食全混日粮。育成牛12月龄时体高达到130厘米,体重达到380公斤。

牧场繁殖

根据对奶牛的体形外貌鉴定和线性评分,建立了选种选育方案。后备牛始配时间是13月龄,参配标准为体高132厘米,体重400公斤,大部分始配月龄都在13月龄,占85%以上。后备牛首次和二次输精采用性控冻精,第三次后采用常规冻精,后备牛配种以自然发情为主,对于达到参配标准还未见发情的采用同期发情输精成母牛产后55天开始参配,以自然发情和同情发情相结合的方法进行配种。定时输精的方法为0天GnRH,7天律胎素,8天律胎素,9天GnRH,10天输精。配种后28天以上未见发情的进行采血妊检,复检分别在60天,150天和干奶前。现在泌乳天数171天,始配天数55天,青年牛始配天数390天,配准天数110天,情期受胎率45%,产犊间隔406天,年实繁80%。

人员管理

牧场内所有工作岗位责任细化,每一项工作都具体到个人,每个人知道自己应该负责什么,自己岗位的工作要做到认真、细致、提前,刚开始实行这个制度,遇到的问题很多,作为管理者,我们不仅要看到问题,还要想到问题是怎么发生的,原因是什么,该怎么杜绝这种情况出现,李辉认为,员工更应该去鼓励而不是批评。在生活中我们就是家人,无论谁有事需要帮忙了,都是一句话的事,当然是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

在这个微信横行的时代,李辉也将微信很好的应用在来员工沟通工作中。所有员工都在微信工作群听候安排,有问题及时发布交流,方便又及时。谁的岗位工作出现了纰漏,以发红包的形式进行处罚,若没有出现纰漏,牧场牛奶的各项指标、产量达到一定值,发病率控制在一定比例,则会以发红包的形式奖励大家。

信息化管理平台

为了便于牧场管理,牧场的各个角落和生产车间里都安装了监控,整个牧场真正做到了360度无死角,拿出手机就能随时了解牛场动态。为了解决观察发情难,发情揭发率低问题,牧场安装了计步器,显著地提高了牛场的配种率。为了方便产奶量的统计,牧场特意安装了奶厅电子计量设备,每头牛的产奶量直接录入到电脑里,方便快捷,准确率高。奶厅安装了制冷监控系统,温度上下浮动与正常标准有差异,系统会场地警报和短信报警,便于及时修理,保证原奶质量。

除上述经验外,李辉大胆采用新设备和新技术的使用,和国内的一些专家团队做了很多对接新技术,比如,乳酸菌青贮添加技术、乳品安全检测技术、奶牛DHI测定技术、同期发情、定时输精技术、瘤胃产后补液技术和28天可视孕检技术。新技术的应用可谓如虎添翼,目前牛场的监控系统应该是远郊奶牛养殖场中最具现代化,也为打造智慧农场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有知识才能成就未来,有技术才能更有力量”李辉说。

以场为家扎根奶业

年少时,初来乍到的李辉和很多北漂一族一样迷茫无助,但他又是幸运的,凭借自己的踏实肯干的坚韧打动了他的老板。他评价自己的老板说:“既像父亲又像老师教我如何做人,在逆境中如何成长,无条件的支持我、成就我。”“16年一直在奶牛场里摸爬滚打,虽然养牛很辛苦,但热爱养牛业,喜欢做养牛人,在奶牛场的点点滴滴跟我已是密不可分的,我已经把养牛当做自己的事业来做。”李辉说:“对于我的工作我的家人非常理解并予以支持,我爸妈跟我吃住在牛场,非常支持我的工作。我媳妇儿也非常理解我,在家负责照顾两个孩子,不让我分心。我很感激他们,由于工作原因我亏欠他们太多。唯一的回报方式就是好好工作,并且把养牛这件事一直做下去。”牛人的辛苦工作换来了大家喝着的放心奶,让我们如何不感动。


对未来的发展李辉心里也有自己的盘算,从最初的“北漂小白”到现在拥有一套丰富的“养殖达人”,他觉得个人的成功不是最大的成功,牧场现在的成绩是所有员工共同努力打造的。只有团结一致、同心同德,才能形成一个整体,才能步调一致地开展工作,才能确保企业整体目标的实现。

本文来自《奶牛》杂志2016年第11期

精彩回顾(点击文字进入阅读)

· 动物营养学泰斗冯仰廉先生26日仙去,行业众人齐追忆,愿逝者安息!

· 会议现场篇——奶业生态圈“奶牛金钥匙”蒙牛奶源鲁冀大区技术培训会在河北定州召开

· 宋慧亭:看欧洲存栏1800头的大型牧场是什么样的


奶牛微刊

发布求职、招聘、投稿等信息。
电话:0311--85248199    邮箱:nainiuzazhi@126.com


• 奶牛杂志  

• 奶牛微刊  

• 奶牛资讯网  

长按关注



举报 | 1楼 回复

友情链接